面对频发的极端暴雨和严峻的城市内涝,四川“量身定制”新版暴雨强度公式,截至11月7日,已在绵阳、雅安、眉山、乐山、甘孜、凉山等13个市(州)全面铺开,共计完成了40余个市、县的公式编制修订。其中,绵阳、雅安、眉山已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工作范围正由市级向县级全面延伸。
近年来,极端集中降雨屡次超出城市排水系统承载能力,导致“城市看海”频发,防汛形势日趋严峻。为应对挑战,2024年6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发文,在全省范围内部署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与修订工作。
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设计的“灵魂”与“标尺”,直接关系到雨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的建设规模与安全运行。为确保这一“标尺”的精准性,省气候中心联合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及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协同攻坚,构建覆盖全省、涵盖40年、精细到从5分钟到24小时等16个关键历时的长年代降水极值数据集。
基于此,科研人员成功研发了适应四川复杂地形气候的暴雨强度公式与雨型设计关键技术。目前,这些成果已集成至省一体化气候业务平台实现业务化运行,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着实时科学支撑。
主办: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承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协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